武隆概況
時間:2022-05-10 來源:重慶網 作者:cqw.cc 我要糾錯
武隆始建于唐武德二年(公元619年),距今1402年。全區幅員面積2901平方公里,人口41萬。武隆生態優良、風景絕佳、資源富集,是全國少有的同時擁有“世界自然遺產地”“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”“國家級旅游度假區”“國家5A級旅游景區”四塊金字招牌的地區之一。2015年榮獲聯合國頒發的“可持續發展城市范例獎”;2019年被《環球時報》評為“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十區縣”,獲評為“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范區縣200強”。2021年實現GDP 262.1億元、增長7.8%,工業增加值59.9億元、增長7.4%;固定資產投資86.8億元、增長3.3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.8億元、增長18.1%;社零總額136.8億元、增長21.7%;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4194元、17175元,增長9.1%、11%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0.6%。
●武隆是一座發展迅猛、潛力巨大的商機無限之城
——區位優勢佳。地處重慶東南部烏江下游,是“一帶一路”和長江經濟帶“Y”字形大通道的聯結點,是成渝地區東向、南下的重要出海通道,也是渝東南、黔北地區和重慶主城的連接點,距重慶主城137公里,約1.5小時車程。有渝湘高速公路、涪南高速公路、渝懷鐵路、南涪鐵路、多向國省道橫貫全境。正在建設的烏江白馬貨運碼頭,可直泊2000噸級貨輪、年貨物吞吐量達300萬噸以上,已開工建設的白馬航電樞紐將進一步優化提升烏江水道通行水平。境內的重慶仙女山機場今年3月已正式投運。渝湘高鐵全面開工建設,建成后武隆至重慶主城僅半小時車程;渝懷二線鐵路建成投運;雙向6車道的渝湘高速擴能項目已開工,四通八達的水陸空鐵立體交通,讓客流、物流更便捷,成本更低。
——資源稟賦優。集大婁山脈之雄、武陵風光之秀、烏江畫廊之幽,最低海拔160米,最高海拔2033米,全區森林覆蓋率達65%,空氣質量優良常年保持350天以上,是全國少有、全市目前唯一同時獲評國家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”和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”的“雙創”區縣。武隆水資源豐富,年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、有192條大小河流,擁有上萬億方頁巖氣(天然氣)儲藏資源,水電、風電等清潔能源裝機200萬千瓦以上,頁巖氣商采后預計年產能20億方,是重慶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。650余處可開發自然景觀串珠式密布全境,被譽為“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”。
——發展前景好。全區上下團結一心、眾志成城,切實在文旅產業、生態工業、城市建設、商貿服務業等各領域為各位企業家朋友提供無限商機。高品質打造鳳來新城方面。重點引進生物醫藥、家具家居家紡家電、新型材料、農產品加工等生態工業,著力引進一批企業總部、研發機構、結算中心等現代服務業,加快引進一批康養綜合體、健康管理及康復服務中心等大健康產業項目落戶新城。做大生態工業方面。重點圍繞清潔能源、新型材料、生物制藥、裝備制造、農副產品深加工、頁巖氣、大數據智能化等產業項目,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制造業,積極引進行業龍頭、項目龍頭企業,帶動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,形成產業鏈條,促進產業集聚、集群發展。打造旅游城市方面。規劃建設一批城市綜合體、高檔住宅小區、高檔商場、總部樓宇和特色商業街區等,積極打造仙女山度假區和羊角古鎮特色旅游城區,著力構建綠色化、高端化、融合化的城市產業體系,不斷豐富城市業態。繁榮區域商貿方面。我們正加快規劃實施區域核心商圈、臨空經濟區、物流園區、城市綜合性交通樞紐等平臺建設,著力引進地標性城市商業綜合體、大型專業市場、電商物流、總部經濟等優質特色產業項目。
●武隆是一座用心待客、服務優質的誠信友善之城
——這里特惠政策優厚。有國家西部大開發、三峽庫區產業扶持、少數民族地區、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等扶持優惠政策;國家證監會對貧困地區企業上市開辟了“綠色通道”,實行“即審即報、審過即發”;此外,配套了《武隆區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扶持管理辦法》、“四上”企業培育扶持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等系列優惠政策,對投資體量大、科技含量高、市場前景好的項目,還可“一事一議”。
——這里投資平臺聚集。仙女山旅游度假區,是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,建成區面積13.6平方公里,建有一大批戶外運動休閑設施和8條特色商業街區,常住人口3萬人,旅游高峰期達到每天20萬人次,隨著懶壩國際文化藝術主題公園、陽光童年等重點文旅融合大項目的陸續建成投運,度假區的人氣和商氣將進一步聚集。白馬山旅游度假區,規劃面積478平方公里,區內有浩瀚的原始森林、萬畝高山杜鵑花海、黃柏淌高山濕地等,被譽為亞洲動植物基因庫,有天尺坪、望仙崖、城門洞等多處景觀景點。該度假區已于2016年完成總體規劃并開工建設,計劃總投資250億元以上;其中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億元,擬引進社會投資200億元左右,正在建設渝湘高速復線在此處設有下道口,經高速到重慶只需半個小時車程。這里將是各位企業家朋友投資旅游地產、科普基地、文化園地、森林康養基地等建設發展的最佳選擇。武隆工業園區,是市級生態工業園區,園區規劃面積11.5平方公里,目前已有穗通汽車、通耀鑄鍛、罡陽機械、隆泰新材料等5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投產,已建成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,300余套企業員工房可以對外出租,水、電、氣、污水管網、派出所、醫院、學校等其它配套設施已齊備。鳳來新城開發建設,是武隆未來投資的新標地,已上升為“武隆南川”一體化發展市級戰略,規劃到2025年建成區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、人口規模達到5萬人,加快打造成為支撐武隆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、融入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“橋頭堡”。
——這里營商環境優越。武隆人民忠義淳樸、開放包容、熱情好客,尊商、重商、優商氛圍濃厚。近年來,我們著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、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、誠信溫馨的人文環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、功能完善的要素環境,實行“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”,企業手續全程代辦,積極解決企業的訴求和問題,用最優的營商環境讓您享受“保姆式服務”。進了武隆門,就是武隆人。我們以“客商就是上帝”“投資者就是親人”的理念,努力解決好外來客商關注的子女入學、醫療社保、住房保障等實際問題,切實消除您投資興業的后顧之憂。
●武隆是一座要素完備、配套齊全的互利共贏之城
用地方面:工業園區土地出讓價格是沿海地區的1/5;入園企業由政府負責“七通一平”(通公路、通電、通給水、通排水、通電話、通電視、通網絡和平整土地)。以租賃方式租用工業園區廠房興辦加工型投資項目的,從租賃合同生效之日起2年內免交租金;興辦高新技術項目的,5年內免交租金。水電方面:工業園區工商企業用水2.23元/噸,大工業電價0.637元/度,同時對年用電量達到300萬千瓦•時的用電大戶,采取電力直供,價格在0.57-0.60之間,并保證企業常年不停電、不限電。燃氣方面:隨著頁巖氣的成功開采,工業園區已建成日供氣50萬立方米天燃氣配氣站,工業用氣價格為每立方2.14元,用氣大戶可采用天然氣直供,價格低至1.8元左右。勞動力方面。武隆勞動力常年保有量達10萬人以上,成本比沿海地區低25%以上。在用工培訓上,有職業學校3所,學生1萬余名,已開設16個專業,可進行訂單式培訓。配套方面:全區在建和已建成4星級以上酒店達31家,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內擁有國際標準室外體育場、山地戶外運動等高端設施,集參觀考察、商務洽談、休閑度假、康體娛樂一體,大大節省商務接待成本,是度假的勝地,夢想的家園。+
建制沿革
春秋時為巴國地,戰國屬楚國黔中地。
漢武帝時置涪陵縣(治今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境),今境大溪河以東為巴郡涪陵縣地,以西部分屬巴郡枳縣。
蜀漢延熙十三年(250年),分涪陵、枳縣地于今縣境鴨江一帶置漢平縣,隸涪陵郡(治今彭水)。
南朝宋(420—479年),境地屬益州巴郡,枳縣、漢平縣廢。南朝齊(479—502年),復制漢平縣、涪陵郡,郡縣同治漢平。北朝周(557—581年),省涪陵郡漢平縣,并入涪陵縣。
隋開皇三年(583年),省涪陵郡入渝州,漢平縣遷涪陵鎮(今涪陵市枳城區),十三年改漢平縣為涪陵縣,縣地大部分屬巴郡涪陵縣,小部(今江口、石橋、賈角山、浩口、文復、黃草)屬黔安郡彭水縣。隋大業十二年(616年),于縣境江口馬鞍山置信安縣,隸黔安郡。
唐武德二年(619年),分涪陵縣置武龍縣,治今土坎鎮,設5鄉,隸涪州。同年信安縣改為信寧縣。貞觀四年(630年),信寧縣治地自馬鞍山遷至江口芙蓉江邊羅州壩,隸義州(治義泉,今貴州省湄潭縣境)。貞觀十一年(637年),改屬黔州(治今彭水)。前蜀、后蜀(907~960年),武龍縣隸武泰軍節度涪州。
宋嘉祐八年(1063年),省信寧縣為鎮入彭水縣,宣和元年(1119年)武龍縣改稱枳縣,設4鄉。紹興元年(1131年),復稱武龍縣,仍隸涪州。
元朝,隸重慶路涪州。
明洪武十年(1377年)5月,省武龍縣入彭水縣。十三年11月復置,并改武龍縣為武隆縣,仍隸涪州。
清康熙七年(1668年),省縣并入涪州,原治所置鎮,設武隆巡檢司,編戶東、西2里,東里為一甲至四甲,西里為一甲至八甲又七甲。
清嘉慶七年(1802年),改武隆巡檢司為分州。
民國2年(1913年)2月,涪州改為涪陵縣,武隆分州稱武隆分縣。19年6月廢分縣,改為涪陵第十六、十七、十八、十九、二十、二十一區。31年7月1日,析出第五區置武隆設治局,隸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。34年(1945年)1月,武隆設治局升格為縣,隸屬未變。
1949年12月5日,武隆縣人民政府成立,隸川東區涪陵專區行政專員公署。1997年3月改隸屬重慶市轄縣。1997年12月,由重慶市直管。2016年11月24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武隆撤縣設區。2017年1月13日,重慶市武隆區正式掛牌。
標簽: